共23个基地
<p>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社会结构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的发展特征下,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是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难题与挑战,西罗园街道角门东里二社区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并实践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为解决城市社区工作中出现的“机关化”“被动化”“表面化”的三种倾向,从“走家串户”入手,充分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开创了“民情图”工作法。2012年,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了“民情图”工作法。经过5年的实践与再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p><p>“民情图”工作法使社区工作者对居民群众的各种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使社区管理实现了精细化;缩短了社区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成了社区“两委”带领党员干部服务居民的好帮手;培养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推进了社区民主自治进程;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强化了社区党委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p>
<p><span style="font-size: 14px; text-indent: 2em;">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市区60千米,始建于1964年秋,占地近47700平方米。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分为三个参观区,展馆参观区、地道参观区、抗战民居参观区,另外还为游客提供吃抗战饭、住抗战民居、采摘瓜果等服务项目 。馆内收藏的革命文物,主要有挖地道使用的各种工具、民兵使用过的各种武器、群众使用过各种农具等。1979年,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被北京市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江南红村”地处浙江长兴县槐坎乡温塘村,存有江南抗战时期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内展有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真实记录了当年粟裕、叶飞、刘先胜、钟期光等将军带领革命将士立下的卓著战功,以及新四军和百姓的浓浓鱼水之情——那时的民谣朗朗上口: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p><p>长兴江南红村,是当年新四军苏浙军区指挥中心,全国十九个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当年在这块土地上掀起的红色运动,使这里成为整个江南的“小延安”。小延安”以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中心,星状分布在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浙江省长兴县槐坎乡和白岘乡80平方公里的绵延山区之中。“小延安”内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大都是清末民初建筑,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也就这样,江南红村的名气,就此传扬。作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的配套设施,江南红村不断提高自身标准,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如今为自己树下新目标,参加国家三星级酒店和浙江省特色文化主题饭店创建,力争在长三角地区发光发亮,正式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的作用。</p><p>江南红村包括餐饮中心、会展中心、住宿营房三大主体建筑,从上空俯瞰呈“N4A”造型,各幢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在餐厅、住宿、会议等服务设计上,以新四军在长兴的历史为长线贯穿,红色文化为主题,可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为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群众进行红色文化熏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p><p>江南红村秉持着“亮特色亮品质”的服务理念,在社会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成功接待多批领导及贵宾。尤其是“七一”接待高峰期间,为县内外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小会晤、用餐、住宿等全方面优质服务,得到了参观团队的肯定。</p><p><br/></p>
<p> </p><p>中国文字博物馆教育培训基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656号。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 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 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 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 等多个方面。2007年11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期工程开工,2009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nbsp;</p><p>&nbsp;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以详实的资料、严谨 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 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同时,以古汉字符号为独特视角,反映东方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 型双重使命。建成后的文字博物馆通过文物陈列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展示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展现古汉字 化历程,以及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在文字博物馆进行教育学习,是我们对中华文化的重要的了解。</p><p> </p><p><br/></p>
<p> </p><p>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位于南昌市中山路中段380号,1956年12月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所辖五处旧址(总指挥部、贺龙指挥部、叶挺指挥部、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彭真、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等先后莅临视察。江泽民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陈毅亲笔题写馆名。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国际国内均享有极高知名度,被誉为中国“军史第一馆”。 &nbsp;<br/>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进一步弘扬八一精神,履行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职责,进一步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把八一起义纪念馆建成全国一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经报请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江西省委批准,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南昌警备区,决定实施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从2006年5月开始正式动工,至2007年7月底全面竣工。 &nbsp;<br/>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两部分:一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发动南昌起义这段光辉历史;二是纪录及展现人民军队8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陈展面积3625平方米,展线长653米,展出各类图片、图表495幅,文物237 件(套),艺术品43幅,景观及多媒体展示13组,电动沙盘3组,雕塑6组。陈列共分4个部分、31个展示单元。</p><p> </p><p><br/></p>
<p> </p><p>井冈山党员教育基地——大井朱毛旧居,大井村位于井冈山的西南面,距茨坪7公里。井冈山斗争时期,大井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这里有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人的旧居。&nbsp;<br/></p><p>大井毛泽东旧居。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大井村后,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主动腾出自己的兵营——一幢被称为“白屋”的白墙青瓦房屋,给毛泽东和工农军居住。毛泽东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这幢房屋曾经作为红军医院的医疗所。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也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工作。<br/> 1929年1月底,国民党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烧毁了大井村的所有房屋。“白屋”仅存一堵残墙和屋前毛泽东平时读书、看报时坐过的大石头,以及屋后毛泽东常在树下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1960年,井冈山人民按原貌修复大井毛泽东旧居时,将保存下来的残墙镶嵌在新墙中以作历史的见证,并对屋后两棵常青树精心施肥培植,对毛泽东坐过的那块石头也加以保护,并命名为“读书石”。<br/> 大井朱德旧居。大井朱德旧居与大井毛泽东旧居相邻。1928年5月以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由宁冈茅坪迁到井冈山后,就设在大井村邹安仁家的一幢干打垒的祖屋里。军长朱德、军政治部主任陈毅经常在这幢房子里工作和居住。第三次反“会剿”失败后,朱德旧居被毁。如今的朱德旧居是1984年按原貌重新修建的</p><p> </p><p><br/></p>
<p>为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月23日,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命名布达拉宫雪城系列展陈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月13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布达拉宫管理处承办的布达拉宫雪城系列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布达拉宫雪城举行。</p><p>揭牌仪式现场,自治区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刘世忠与布达拉宫管理处党委书记格桑顿珠共同为布达拉宫雪城系列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布达拉宫雪城系列展陈馆正式成为西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后,出席领导和嘉宾及参加人员参观了雪城系列展陈馆,布达拉宫管理处讲解员依次介绍了雪监狱、雪巴列空、造币厂等展陈馆。</p><p>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祖国历史、学习革命传统、升华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生动教材。</p><p>刘世忠介绍,布达拉宫雪城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内容和文化内涵,是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生动体现,是认识旧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例证,是反映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一个缩影。</p><p><br/></p>
紧跟国家政策的变化与升级,及时更新培训课程,保证政策解读的时效性。
超过5000名的庞大师资库,确保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需求。
规范化发展多年,培训资源优化整合,更低费用更好体验。
在九个省份设有分支机构,使得各地教学得到有力保障。
全年排课,个性设计、随时随地进行培训,解决组织协调带来的麻烦。
超过16年办学经验,截止2020年底累计培训干部近13万人次。